藏医学迄今已有二千年的发展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作为藏民族传统文明文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吸取中医和外来医学经验,从实践逐步上升为理论的民族医学,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理论体系,他丰富的临床经验世代相传,味藏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藏医学独特的诊疗方法及确切的疗效使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学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有药用价值的藏药有两千多种,常用的有三百多种,其中植物类二百余种,动物类四十余种,矿物类四十余种,常用藏药中有三分之一的药与中药相同
藏药按性、味、效分类。藏药按八性,六味,十七效来分细类。八性将藏药分为轻,重,润,糙,锐,钝,凉,热八种性质;六味将藏药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种味道。他们认为:甘可滋补,酸助消化,苦可降火利胆,辛能出驶去寒流,咸能温胃去虚,涩可调和诸味;十七效将藏药归纳出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如“龙”病中有种病的性质数“轻”,表现为心神不定,精神恍惚,藏药则用“重”效能的药物去医疗,以此类推。
藏医药治病多采用复方合成式。藏药治病多采用数药合成,很少使用单方。许多药方配药都在25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一百多种。如“骂奴稀汤”多达130味;“然纳桑培”配方多达70味。每个方剂的名称大都是主药加方药总味数合成。如“然纳桑培”中“然纳”是珍珠,“桑培”是70,译成汉语就是“珍珠七十”。
藏药在使用上大都有副品或替代品。为了解决珍贵药源不足的问题,藏药除正品正药外,特规定了与此药性质、类别相同,相近的副品或代用品。正品用“却”注明,代替品用“慢恩巴”注明。
藏医非常重视藏药的加工与炮制,通过炮制的藏药,不但能消除或降低毒性,而且可适当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主要炮制的方法有三种: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藏药治病的剂型主要有散剂,水丸剂和汤剂,膏剂,脂剂五种。他们把制好的药物按病人症状分别配制成散剂,丸剂,膏剂,脂剂,让病人服用,非常方便。